[國內(nèi)新聞]4月30日中午,中山大學靠近東門的一棟學生公寓的二樓,歷史系研究生二年級碩士蔡潔挺寢室房門上的封條已被撕去,房門上方的玻璃窗半開著。
4月16日晚上9點多,這間號碼為223的寢室門前,蔡潔挺的室友小莊外出跑步歸來,“看到那始料未及的一幕”——蔡潔挺“用自縊的方式”“選擇了離開”。
至今,沒有一個目擊現(xiàn)場的同學愿意詳細描述那晚的“一幕”。只有小莊在事發(fā)第二天給學院寫的一份1800余字的情況說明中,用寥寥300余字敘述他那晚經(jīng)歷的一切。
當晚9點22分,目睹現(xiàn)場后的小莊撥出了第一個電話。醫(yī)務人員趕到后,看到蔡潔挺就表示不用再叫救護車了,因為已經(jīng)沒有搶救的希望。
同學們的回憶里,蔡潔挺是班上的“學術(shù)帝”,因成績優(yōu)異而被免試保送讀研。他不是性格憂郁的人,但在生命的最后幾個月里,他完全變了,尤其是最后一周,他情緒低落到了極點,常??嘈Αl(fā)呆。
留在寢室書桌上的遺書里,蔡潔挺吐露了做出這個決絕選擇的最后心跡:“找不到工作,也無法按時畢業(yè),無顏以對”。
但沒有人意識到蔡潔挺的思維已經(jīng)走入死胡同。
“一切發(fā)生得太過突然。”小莊的情況說明里第一句如此寫道。
“完不成的”論文
蔡潔挺遺書的最后寫著“痛苦啊”。見過他遺書的姑父印象深刻:這三個字用巨大的字體寫了兩遍。
遺書寫在一張活頁紙上,筆跡凌亂,一部分是橫的、一部分是豎的。對于想不開的原因大致寫了兩點:無法按時畢業(yè),找不到工作。
小莊注意到蔡潔挺陷入痛苦,是出事前一周左右的時間。蔡潔挺得知了自己將會由于畢業(yè)論文未能按時完成而延期畢業(yè)。隨后,他變得“心事重重”,“走廊打電話的次數(shù)也變得頻繁起來,有好幾次獨自唉聲嘆氣”,以及“苦笑、發(fā)呆”。
據(jù)同學和蔡潔挺的姑父介紹,蔡潔挺的論文是關(guān)于孫中山故居翠亨村的地方文獻。他也提過,這一論文資料難以收集,難度較大。面對難度大的論文,蔡潔挺曾去翠亨村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實習,但仍沒做好材料搜集工作,手頭的所有材料就只有四本書,不足以完成論文。而且他去年也把大多時間花在了找工作上。
室友小莊回憶,直到出事前兩三天,蔡潔挺都在起早貪黑地整理論文。有同學勸他應付了事,但蔡潔挺容不得給論文“注水”,他確定地說“完不成的”。
根據(jù)中山大學的規(guī)定,4月17日是碩士研究生提交畢業(yè)論文的最后期限,如果不能按時提交,必須提交延期畢業(yè)申請,延期畢業(yè)后,可以有半年到一年時間完成論文,取得畢業(yè)證。
在中大歷史系,延期畢業(yè)曾發(fā)生過數(shù)次。但小莊注意到,蔡潔挺卻為此陷入“深深的懊悔和自怨自艾中”。
4月9日,小蔡給身在日本的導師寫了一封題為“無從開口的延期申請”的長信,他寫道:“自知延期答辯將是此生永難彌補的缺憾”,此外“于求職方面亦不如意,自我鄙薄之下漸生自暴自棄之念,兼之家中親人稍欠安康,自此學生日益陷入逃避與謊言的泥潭之中,難以自拔”。
他還在通過QQ與導師聯(lián)系時,用“痛不欲生,惶惶終日”描述自己的境況。
蔡潔挺的導師曾勸他不要自責,但蔡潔挺在信中寫道,“自己永遠不停在找尋退路,即使退路有時無異于絕路。”
畢業(yè)焦慮癥
在遺書中,除了無法按時畢業(yè),找不到工作是蔡潔挺陷入絕望的另一個原因。
去年12月,同學李軍(化名)在宿舍樓下碰到蔡潔挺,蔡悵然說,“目前論文還沒寫,工作也還在找。”
今年1月份,幾位同學一起吃飯,吐槽求職各種遭遇,小蔡只是認真地聽著,偶爾笑一笑,始終不怎么說話。“看得出他有心事,不方便說罷了。”一位同學說。
李軍3月再見到蔡潔挺時,他臉上起了很多痘,“神色很壓抑”。他告訴李軍,之前應聘上一家海口的公司,但嫌遠,沒去,他想在珠三角找工作。但對于歷史系畢業(yè)生,找工作壓力不小。
也是今年畢業(yè)的蔡潔挺同系同學李巖(化名)介紹,歷史系一直是中山大學的強勢學科,但這個讓學生們“倍感傲嬌的專業(yè)”在面對市場時就不那么強勢了。許多招聘文職的企業(yè)在招聘條件中寫明了要中文、哲學系,卻少有要歷史系。
本科畢業(yè)時,奔波在各城市間找尋工作的李巖曾在火車上痛哭起來,“很強的挫敗感。”他不知投了多少企業(yè),回應寥寥無幾。盡管特意選擇發(fā)展落后的小城市的中學,可還是以失敗告終。
據(jù)新華社昨日報道,蔡潔挺雖然是極端案例,但隨著畢業(yè)季來臨,畢業(yè)生對于未來的焦慮心態(tài)普遍存在。一所一線城市理工名校的碩士畢業(yè)生坦言:“越是好學校的學生,找工作的心理落差越大,會傾向于自責,覺得對不起所有人。”
甚至還有個別的受訪畢業(yè)生稱,面臨未知世界的諸多不如意,失眠常常光顧,有時在挫敗和孤立中確實處于崩潰邊緣。
冷門專業(yè)對口工作“難得”
除了歷史系的就業(yè)壓力,蔡潔挺的專業(yè)相對冷門,也令他在找工作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
蔡潔挺的專業(yè)是文物與博物館專業(yè),專業(yè)對口的工作基本集中在博物館、紀念堂,但其中機會非常“難得”。
同樣是中山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專業(yè)畢業(yè)的小林在校時曾在廣東一家小博物館實習過半年,但她對一個月兩三千的收入和“半年就辦一次展覽”的工作十分不滿。
廣東省博物館是小林等文物與博物館專業(yè)學生羨慕的地方,工資高,各式展覽也多,可招聘條件讓小林等人望而生畏:“一般都要海歸。”
去年從中山大學歷史系畢業(yè),進入廣東佛山一家博物館工作的張東介紹,省級博物館對想從事文博專業(yè)的學生非常有吸引力,但“省級博物館一般要博士以上學歷。”而且博物館、紀念堂編制難求。他所在的佛山的一家博物館,雖沒有省博物館那么熱門,當年招考因為有編制,也是許多學生擠破頭。
蔡潔挺的姑父記得,蔡潔挺曾找了兩家單位,都面試時因“形象不佳”被淘汰。蔡潔挺在日記里寫著,這肯定是因為個頭的原因,他身高只有157厘米。
蔡潔挺家里可以在潮汕老家為他安排工作,但他曾告訴同學,他不想回老家,也不滿意家里安排的工作。
在出事前,蔡潔挺的一位同學了解,除了被他拒絕的那份??诘墓ぷ?,蔡潔挺沒有找到別的工作。
據(jù)中山大學歷史系提供的資料,到今年4月底,文物與博物館專業(yè)2014屆畢業(yè)生11人,蔡潔挺去世,另有一人延期畢業(yè),今年將要畢業(yè)的9名學生中,已有5人基本上落實了就業(yè)單位;其他4人正在積極求職。
被改變的人生軌跡
同學們至今不敢相信小蔡會做出這樣的決定,猜不透其中緣由。
他們的記憶里,蔡潔挺溫和、樂觀,既不情緒激烈,也不思想復雜,室友小莊記得,小蔡話不是很多,也不太愿意完全講出自己的心結(jié),總是點到即止。“還行吧”是他的口頭禪。
讀書期間,蔡潔挺被同學評價為“淡泊名利”,他大一就成為了校學生會干事,可大二便退出了。評獎學金時,班級干部拿加分表給他,他看都不看一眼,“沒必要。”
“他沒功利心,凡事都看自己的愛好。他選課從來不看哪門課容易拿學分,而是選擇喜歡的課,哪怕課程難、老師嚴格,他也不在乎。” 蔡潔挺一位同班同學說。
蔡潔挺給同學們印象很深的一點是,大一大二時在珠海校區(qū)時,他總是一個人去學校后山,他說喜歡在“湖光山色中徘徊,仿佛回到了小時候”。
讀研選擇導師也是如此,他的導師徐教授學術(shù)造詣很高,但極其嚴格,他的學生有延期畢業(yè)的,但蔡潔挺說自己愿意迎難而上。
這也讓蔡潔挺成了本科班上的“學術(shù)帝”,他常泡在圖書館,并發(fā)表了論文。本科畢業(yè)時,盡管成績足夠優(yōu)秀獲得保研,他仍覺得做得不夠好。大家寫四年來最遺憾的事,有的人會寫沒談戀愛、沒有拿過獎學金,他寫的是:“虛度光陰”。
他在出事前曾懊惱地說,自己曾有過大把的時間,但都在無聊的消遣中虛度時日,“真不知道自己這兩年來都做了些什么!”
小莊回憶,得知延期畢業(yè)“板上釘釘”時,小蔡一度陷入自怨自艾之中,他頻繁地到走廊打電話。
蔡潔挺認為延期畢業(yè)讓找工作變得更不現(xiàn)實,這讓他懷疑“人生軌跡莫非就因此而改變”。
室友小莊回憶,在他生命的最后那段日子,盡管被焦慮和絕望折磨,但蔡潔挺自始至終都未說過一句抱怨他人的話。他在日記和給導師的信里一直在深挖細刨自己的“過失”。
中央教科院研究員儲朝暉就畢業(yè)生就業(yè)壓力大問題接受新華社采訪時稱,“從前端預防來說,緩解結(jié)構(gòu)性就業(yè)難的現(xiàn)狀,還需要改變高校學科專業(yè)趨同的狀況,找到大學教育與社會需求的完美契合點。”
昨天,中山大學歷史系稱,系里正在按計劃準備召開學生就業(yè)工作座談會,并對遇到困難的學生進行深入指導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