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海一個陰霾的早晨,天剛蒙蒙亮。
不遠處,在用膠合板搭成的墻的另一側(cè),一名嬰兒和父母一同睡在一間小屋里。曹秀珍的丈夫正蹲在附近的一個露天水龍頭旁邊仔細地刷著牙,隔壁的鄰居蹲在一旁洗著一盆衣服。其他人或是正拿著水桶準備到這個公共水龍頭來打水,或是正在把一些廢棄的紙箱往三輪車上裝,在即將開始的一天里,他們要在別人不要的垃圾里挑挑揀揀,為的是把挑揀出來的東西送到回收站去多賣點錢。
這樣的辛苦勞作讓人筋疲力盡:這么多人的生活、這么多人的努力、這么多的犧牲、這么多的希望,全都擠在這小小的幾平方米里。
像曹秀珍一樣,她的鄰居們也是從她的家鄉(xiāng)安徽或者中國其他省份來到上海的,因為他們在這座城市能過上比在家鄉(xiāng)更好的生活。
47歲的曹秀珍說:“上海太好了,太好了。”她的眼睛炯炯有神,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總是帶著微笑。為了迎接我們,她穿上了自己最好的二手衣服。她說:“我們在這兒掙錢容易。”她不好意思地說:“我沒文化,所以在上海我只能去拾破爛。”
在一個到處都是新消費者社會產(chǎn)生的廢物的城市,這是一個不錯的生意。在上海,有一大批人以廢品回收為生,這個產(chǎn)業(yè)雖不正式,卻十分高效。他們在垃圾箱里找塑料瓶,在高峰時段的地鐵里收集報紙,或者以很低的價格挨家挨戶地收購舊報紙、書籍、紙箱或塑料制品。他們把這些東西運到郊區(qū)的回收站并賺取差價。在這里,三輪車排成長隊,有些時候要等上好幾個小時才能把東西賣出去。
在這個鏈條的最頂端是一些全中國最富有的人,其中包括“廢紙回收大王”、玖龍紙業(yè)董事長張茵,她曾被胡潤百富榜評為全球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富豪。
曹秀珍的廢品回收利潤遠沒有那么大,她平均每天能賺100元,有時多一點,有時一分也沒有。她的主要收入來自賣舊報紙和舊書。她的收入只夠兒子上大學每月1000元的生活費,再留下500元交房租。以前,她女兒女婿和她一起住在這里。實在難以想象這間屋子怎么能住得下三個成年人。
不過,這里還不是印度孟買或南非索韋托的部分地區(qū)。這些中國最現(xiàn)代化的城市里的所謂貧民窟,并不像亞洲或非洲其他地方的貧民窟看上去那么令人絕望。
一個重要的不同是,上海相對安全,很少發(fā)生謀殺案。對于一個大城市而言,它很干凈,沒有臭氣熏天的垃圾堆或者散發(fā)著惡臭的污水。這已經(jīng)是一個不小的進步。像上海的很多外來人口聚居區(qū)一樣,這里設(shè)施齊備,基本的生活設(shè)施都有。
曹秀珍每天早上7點半騎著三輪車出門,12個多小時以后才能回家。從閃爍著霓虹燈的高樓大廈,回到被她稱為“蝸居”的房子,穿梭在這座她認為“太好了”的城市。然而,她沒有怨言,至少這里的冬天是溫暖的,比她的家鄉(xiāng)要好得多。
英國《金融時報》網(wǎng)站6月19日刊發(fā)題為《中國的城市外來人口:上海一間蝸居里的拾荒者生活》的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