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匡惟
【目擊】
人工呼吸后,老人有了些許知覺
余先生目擊了事件的全過程。他說,前天晚上8點半左右,松柏公園一名老人突然倒地不起,周圍的人見后立即圍了上去,有人向120求助,有一名男子試圖對老人施救?,F(xiàn)場非常喧囂。
一名正在跳廣場舞的女子趕緊走了過來。此時,男子還在對老人施救。女子說:“阿伯,你的手法是錯誤的,不可以這樣。我來吧!”女子將男子退換下來,繼續(xù)對老人施救。女子告訴男子:“你雙手按壓的部位位于心臟上部,這個動作容易造成肋骨損傷。”
女子首先觸摸老人的動脈,發(fā)現(xiàn)其呼吸和心跳已經(jīng)停止了。她立即判斷老人為心梗,于是趕緊仰起老人的頭,讓他的呼吸更加通暢。發(fā)現(xiàn)老人的舌頭打卷,女子急忙詢問周圍的人是否有紙巾或手帕,有人貢獻出自己的手帕。女子用這條手帕將老人的舌頭拉出來,然后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大約過了20多分鐘,老人有了些許知覺,她又繼續(xù)對老人進行胸外心肺按壓,直至救護車到來。
【施救】
“能爭一秒是一秒,畢竟救人要緊”
對老人施救的女子姓林,60多歲,從事護士工作30多年,已經(jīng)退休十多年了。她說,每天晚上,她都會在松柏公園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跳廣場舞和交誼舞,前天晚上也不例外。正在跳廣場舞時,她撞上了這一幕,“原本以為是聚眾打架,也沒太在意,繼續(xù)跳舞。沒過幾分鐘,突然聽見一聲叫喚,‘沒命了,沒命了’,我覺得不對勁,就趕過去了。”
林女士說,見到這樣的情景,她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救人,“能爭一秒是一秒,畢竟救人要緊。”林女士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爭取一分鐘就是一分鐘,她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胸外心肺按壓,拯救一個人的生命。
林女士說,這并不是什么大事,她相信,任何一名醫(yī)護工作者碰見這樣的情況都會去救人的。“沒什么值得說的,不用表揚啦。”
【進展】
老人不幸過世,家屬仍感謝救人女子
120急救車將老人送醫(yī)院之后,林女士一直記掛著這事,她非常希望老人能夠蘇醒過來。
遺憾的是,記者從老人家屬那里獲悉,這個倒地的老人已經(jīng)去世了。其家屬說,老人以前做過心臟搭橋手術,這已經(jīng)是第五次搶救,可惜這次未能搶救回來。
老人家屬說,他們并不知道當時有人對老人進行了搶救。如果真的有這樣的好人好事,他們由衷感謝,無論最后的結果如何。
【鏈接】
正確的施救方法是這樣的
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可能遇到有人因各種原因?qū)е潞粑E停的意外狀況。假如能夠掌握正確的方法,早一秒對病員實施人工呼吸,那么病員生存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
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迅速將病員轉移到空氣流通處,解開衣領扣子、領帶、腰帶等束縛物,女性還需解開內(nèi)衣扣。同時,讓病員平躺仰臥,身體放置在地面或是牢固的平板上,便于施救者進行急救。
施救者跪在病員身體一側,一手放在病員的額頭上向下按,另一手托起病員的下巴往上抬,迫使病員張口,迅速檢查口鼻內(nèi)是否有異物堵塞,盡可能清除異物。如假牙脫落,一定要取出。
保持病員頭部后仰的姿勢,令下頜部與耳垂的連線同地面基本呈90°,即氣道已充分打開。深深吸一大口氣,一手捏緊病員的鼻子,盡可能用嘴完全包住病員的嘴巴,將氣體吹入病員的體內(nèi)。同時眼睛注視病員的胸廓是否有明顯的擴張,若有,表明吹氣量足夠多,隨即放開捏住病員鼻子的手,讓其自主完成一次呼氣過程。每次吹氣不應太快,一般持續(xù)2秒左右。在進行下一次人工呼吸之前,應先確保上一次吹入的氣體已徹底呼出。最開始施行人工呼吸時,可連續(xù)進行三四次,之后以每五秒操作一次的頻率進行。
假如病員嘴唇緊閉無法張開,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操作方法同上。
據(jù)報道,近日,一位潮媽背著嬰兒在KTV里k歌,一邊唱著小蘋果甚至還手舞足蹈,引發(fā)網(wǎng)友們爭議,有的直斥該名母親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