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市政府目前正在研究于供暖期間,全面實施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政策的可行性。據財新記者了解,近日,北京市交通委、北京市委常委會,均曾先后召開會議研究此事,考慮是否將原本只在北京市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期間施行的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政策,進一步在整個供暖期間常態(tài)化。接近北京市交通委的不同知情人士,均向財新記者透露了上述消息。
財新記者在致電北京市法制辦宣傳處及北京市交通委員會路政局查詢時,應答官員則表示還不知情,尚未接到相關文件通知。目前,北京市的法定供暖期為每年的11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據財新記者了解,此一政策若經拍板決定,自何時開始實施,目前尚未定案。
在2015年12月底召開的北京市委十一屆九次全會上,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曾強調,交通擁堵、空氣污染、水污染是制約北京城市發(fā)展的三個突出問題,并要求“要在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上做足文章”“需要重點突破的問題要盡快拿出可行方案”。
郭金龍還說,治理空氣污染一刻也不能放松,重點在控制污染源上下工夫,充分發(fā)揮區(qū)域大氣污染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作用,最大可能減少重污染天氣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2015年內,北京市曾兩度因空氣重度污染發(fā)布紅色預警,在全市范圍內啟動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措施。環(huán)保部專家亦曾分析,原煤燃燒和工業(yè)排放是華北地區(qū)整體重度污染的主要來源;但單就北京一地而言,包括機動車排放在內的本地排放,對空氣污染的貢獻較大。且在霧霾天的低能見度條件下,易加劇道路擁堵、使燃油效率下降,進一步惡化空氣質量。
但有數(shù)據顯示,即便霾害深重,北京市居住者在霧霾天里放棄開車、改乘其他交通工具的意愿仍然低落。
依據導航軟件高德地圖于第三季發(fā)布的報告指出,在北京居住者對霧霾的“忍受度”最高。當嚴重霧霾來襲時,北京市的用車出行量只比天氣正常時下降了1.23%,下降幅度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排名最低。
早在2014年底,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就曾在一場論壇上表示,在吸取 “APEC藍”期間的綜合治理啟示后,北京市將對單雙號限行常態(tài)化的意見進行論證。當時這番表態(tài),引起了北京市公眾的激烈討論。
中國道路運輸協(xié)會副會長王麗梅對財新記者表示,推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常態(tài)化,一定要慎重,“限行多長時間,限行到什么程度,都需要研究數(shù)據作支撐”。
曾有環(huán)保人士提出,機動車限行對治理空氣污染雖會起到一些作用,但并非長久之計;有些家庭還可能會以購買兩輛車的方式,應對常態(tài)化的限行措施。也有城市規(guī)劃界的學者告訴財新記者,政府單位不能習慣性地拿短期行政措施當作長期手段使用;如果無法回歸市場手段加以調節(jié),全面限行恐將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