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新聞]多年來,邯鄲縣農民魏少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紅色影片收藏和放映上。
今年58歲的魏少先是個地道的收藏迷,他的收藏與眾不同,他收藏了2萬余件紅色電影膠片、唱片、放映機及電影海報,堪稱“紅色影片博物館”。
在搞收藏之前,魏少先曾是個農民企業(yè)家。萬事通的他做起生意來順風順水,幾年打拼下來已擁有資產很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追求,“人活著是為了奉獻,到了這個年紀,掙多少錢已經(jīng)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做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
一次偶然的機會,老魏發(fā)現(xiàn)革命傳統(tǒng)影片拷貝越來越少,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紀錄片,是老百姓了解中國政治事件的重要途徑。于是,從2004年開始,他開始著手這些珍貴的紅色影片的搜集和收藏,從此,老魏的“紅色影片收藏”事業(yè)便一發(fā)不可收。
他除了收藏《中國1949》、《地道戰(zhàn)》等經(jīng)典影片和重大歷史事件紀錄片外,還收藏紅色革命唱片、革命著作、紅色電影海報、紅色油畫、連環(huán)畫等,其中有近500件藏品在國內屬絕版收藏。 免費放映電影也是老魏的一塊極其重要的“業(yè)務”。為了能讓這些影片變成活生生的“教材”,他建起了一座80多平方米的電影放映廳,里面空調、飲水機等各種設施應有盡有,免費面向社會各界放映電影。 這些年,前來觀看影片的人絡繹不絕,老魏都熱情接待。
魏少先還義務到全國各地放映電影。只要有人邀請,他立刻帶著影片前去。學校、機關、企業(yè)……哪里有需要,他和他的影片就會出現(xiàn)在哪里。“七一”前后,他自己出錢雇了放映員,每天到各地巡回放映。有些單位和企業(yè)想支付他一些報酬,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他說:“咱不是為了掙錢,只是想為社會做點事,希望愛國主義精神能代代相傳。”9年間,魏少先到過北京、天津、石家莊等10余個省、市,累計放映電影3000余場,受教育群眾5萬余人。
一部電影拷貝少則幾千,多則幾萬元,為了圓他的“中國夢”,他傾其所有,不但把辦廠子掙來的百萬家產全部投進去,還搭上了70萬元的外債,如今還有50萬元沒還上。老魏說,如果借款還不上,他就打算賣車賣房子,總之絕不會放棄自己的夢想。
只要遇到有價值的電影拷貝,不論價格多貴,老魏都會收入囊中,為“尋寶”經(jīng)常要奔波千里之外。為了買到《中國1949》,他只身跑到東北大慶,可有人出13000元已經(jīng)預訂,老魏只好以15000元的高價買回了這部極其珍貴的影片。在這些影片中,紀錄片最為昂貴,有的需兩三萬元。
現(xiàn)在,魏少先的“紅色收藏館”已經(jīng)成為央視軍事頻道《永遠的紅軍》資料基地,被河北省政府、省軍區(qū)命名為“河北省國防教育基地”,被中國收藏協(xié)會命名為“燕趙紅色收藏館”。
對于將來,魏少先有兩個打算。一是擴建他的放映廳;二是舉辦一次高規(guī)模的紅色文化藝術展,讓更多的人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