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就是你的家
8月27日上午,我們走進了邱縣新馬頭鎮(zhèn)韓西固村63歲村民張香芹的家。
這是個整潔的農(nóng)家小院。屋里雖然陳設(shè)簡陋,但張香芹收拾得干凈利索。靠窗的地上放著一席床墊,她已經(jīng)癱瘓并且雙目失明的丈夫楊思海聽到有客人來,艱難地想側(cè)過身來打招呼。
“東來,跟客人說句話。”張香芹對身后緊緊跟隨的一個小伙子說。小伙子并不開口,只低頭捏著衣角。
“你們別介意,這孩子就這樣。不過,他也算享福了,不像小軍。”說到這里,張香芹的眼眶濕潤了。
與小軍和東來的“緣分”
小軍和東來,都是張香芹撿回來的孩子。
1992年的一天傍晚,張香芹在地里忙完農(nóng)活,在回家的路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棉包裹。走近一看,黑底紅花的褥子里,一個兩個月大小的女嬰正在瑟瑟發(fā)抖。除了嬰兒,褥子里還有半袋奶粉、一個奶瓶、幾件發(fā)舊的小衣裳和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孩子的出生日期。
不忍看著這個小生命被遺棄,張香芹直接把孩子抱回了家。按照當時的相關(guān)政策,民政部門可以把被遺棄的嬰兒寄養(yǎng)到普通居民家里。經(jīng)過向民政部門咨詢,張香芹和丈夫一商量,決定把孩子留在自己家。
“我們當時已經(jīng)有女兒了,可前思后想,覺得怎么也不能讓這孩子被遺棄。”張香芹說。
夫婦倆給孩子取名小軍,并把她當做親生女兒一般來撫養(yǎng)。平時張香芹下地干活,小軍就交給女兒照顧。
1995年底的一天,在田里干活的張香芹夫婦在地頭發(fā)現(xiàn)了一個衣衫不整的小男孩。經(jīng)詢問,孩子說他十歲了,是流浪到這里的。
張香芹見孩子可憐,就把他帶到家里,做了頓熱乎飯讓孩子吃??墒浅酝觑?,男孩看著張香芹,說啥也不走了。
“我看得出,孩子的腿有殘疾,還有輕微的智障。但是當時我沒想那么多,就覺得孩子很可憐。”看到無家可歸的孩子,善良的夫婦倆再次動了惻隱之心,將孩子收留下來。他就是東來。
省吃儉用養(yǎng)育孩子
張香芹家就靠著種幾畝地為生,日子本就不寬裕。收留了小軍后,生活更緊巴了。
為了省錢給小軍買奶粉,楊思海狠狠心戒了煙,實在難受時,就拿張紙卷一小撮兒胡蘿卜葉點上嘬兩口過過癮。一家人日子雖然清貧,卻也其樂融融。
然而,好景不長,小軍幾個月大時,張香芹就發(fā)現(xiàn)她眼神呆滯,逗她玩時,她的臉總是扭向別處。夫婦倆帶著孩子跑遍了縣里的醫(yī)院,醫(yī)生告訴張香芹,這孩子是腦癱,腦癱的孩子很難養(yǎng)活,就算養(yǎng)大生活也難以自理。
夫妻倆當時就懵了,感覺天塌下來一樣。張香芹強忍著悲痛想,小軍與自己家有緣啊,既然收養(yǎng)了孩子,無論如何也要把她養(yǎng)大。
為攢錢給小軍治病,張香芹自己的小女兒由于嚴重營養(yǎng)不良,一度難以下床行走。即便是在那時候,還是丈夫背著小女兒,她抱著小軍奔波在求醫(yī)的路上。
一轉(zhuǎn)眼,十幾年過去了。小軍的身體沒有好轉(zhuǎn),每天還是癱瘓在床上。怕孩子長褥瘡,張香芹每天干完活回家后,就趕緊抱起小軍,讓她趴在自己身上換換姿勢。
“孩子哪怕只是露出一個微笑,我心里也甜得很。”張香芹說。
然而,小軍的生命還是終止在了19歲那一年。“小軍很聰明,見著我就笑,我愧對孩子啊……”回憶起小軍,張香芹再度哽咽。
如今,張香芹的女兒已出嫁。平日里,她除了照顧臥床不起的老伴,還要悉心呵護東來。
“他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平時還會幫著我打理地里的農(nóng)活。我現(xiàn)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他能成家,過上幸福生活,更希望他能回報社會。”張香芹說。
熱心救助素昧平生的流浪婦女
張香芹善良樸實,碰到有困難的人,總會熱情地伸出援手。她說:“俺見到可憐的人就心疼,就忍不住想幫幫。”
2007年,她正在棉花地里干活時,看到不遠的水坑旁倒著一個40多歲、蓬頭垢面的婦女。顧不上多想,她趕忙將這名婦女帶回家,并幫她梳洗。
張香芹發(fā)現(xiàn),這名女子精神恍惚,不能與人正常交流。為她的健康著想,張香芹帶她到縣城的醫(yī)院,輸液、拿藥,前前后后花了近兩千元。
在張香芹悉心照料下,一個月后,這名婦女終于腦子清楚些了,想起自己是北京人,名叫艷芳。張香芹遞給她一支筆,讓她想起什么就記下來。又過了十來天,艷芳想起了一個電話號碼。按著這個號碼,張香芹終于聯(lián)絡(luò)到了她的親人。
臨走時,艷芳拉著張香芹的手說:“姐姐待我真親,我以后還要回來看你。”艷芳的家人拿出現(xiàn)金表示感謝,被張香芹婉言謝絕了。
“做人就得行善,盡管生活不易,但是想想辦法,困難總能克服的。”樂觀的張香芹總是這么說。
23年來,邱縣韓西固村農(nóng)婦張香芹先后收養(yǎng)了一名被遺棄在路邊的女嬰、一名流浪的男孩,給了他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