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已過,天氣轉冷。在邢臺市東靜庵北街村鳳春巷里,75歲的王書芹打開一個包袱,記者看到里面有十來雙手工新鞋,有棉有單。“這些都是給村里老人做的,現(xiàn)在村里的留守老人多,我做的千層底布鞋既舒適,又養(yǎng)腳,村里的老人都愛穿。”王書芹說,手工做這樣一雙鞋,需要好幾道工序,打袼褙,納鞋底,做鞋面,然后再一針一針的縫制起來,不但耗費眼神,手也經常累的酸痛。
當日,王書芹正在為90多歲的老人尹喜鳳趕制過冬的棉鞋。據王書芹回憶,“8年前,那年冬天雪特別大,我在街上看到尹嬸穿著一雙舊的不成樣子的棉鞋走路,老人是纏過足的小腳,買不到大鞋,就給老人做起棉鞋來。那樣的小鞋不好做,后來還專門向做過小腳鞋的老人請教經驗,這8年來我春夏秋冬一直給老人做鞋,看著老人高興,我也高興。”
該村老人說起王書芹做布鞋的事兒,都稱贊起來。87歲的村民劉貴珍邊說邊豎起大拇指:“書芹家的日子并不富裕,但她這么多年給我們做鞋,光這份心意就夠了,這幾年俺穿了她七八雙鞋了。”
“現(xiàn)在村里人誰家有碎布頭、舊衣服都會給我送過來,還有人過來幫我納鞋底,做鞋面,大家一起行動起來,村里這些老人就會覺得有溫暖。”王書芹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