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學首批開設20期“大工程思政微課堂”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郭廣偉 河北日報記者劉劍英)“這樣的思政課入腦入心,讓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更堅定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學習、增長本領、貢獻力量的決心。”這個學期,登錄網絡“大工程思政微課堂”學習,成為河北工程大學學生蘭欣慧課余生活的重要內容。
針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生活“無處不網”等特點,河北工程大學創(chuàng)新高校思政課教學與考核模式,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開設“大工程思政微課堂”,以微視頻形式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實現(xiàn)思政課堂與新媒體有機結合、思政鑄魂與藝術教育深度融合、課堂教學與革命文化資源優(yōu)化整合,讓思政課不僅“有意義”,還“有意思”。截至目前,該校首批推出《太行深山 星火燎原》《左權將軍墓的守護人——楊愛公》《紅染太行山 英雄莊子嶺》等思政微課堂20期,每期時長5至10分鐘,用革命故事、革命精神感染激勵大學生。
據河北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嚴淑華介紹,“大工程思政微課堂”圍繞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借鑒工科教學中的實訓模式,探索實施“紅色領航·靈動課堂”課程改革,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增強高校思政課的吸引力、感染力、實效性。該校發(fā)揮地域優(yōu)勢,建有八路軍一二九師革命文化實踐教學虛擬仿真博物館,幫助學生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感受革命文化氛圍,增強歷史使命感;利用學院辦公環(huán)境建設紅色文化走廊,傳承紅色基因,構筑思政育人風景;組織教師到紅色基地研修學習,走訪、考證、研究紅色文化資源,收集第一手資料,挖掘整理歷史資料的歷史價值、理論價值,供教師團隊教學參考借鑒。
“大工程思政微課堂”以“立德樹人”為中心,順應互聯(lián)網傳播規(guī)律,融入體現(xiàn)邯鄲紅色文化的歷史圖片、革命文物、珍貴視頻等,將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講給學生,讓學生深入了解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的成長歷程和崇高品質,引導學生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河北工程大學黨委副書記董志霄表示,互聯(lián)網對當代大學生思想、學習等諸多方面帶來了深刻影響,但不可否認,一些大學生對網絡信息鑒別能力還不夠強,網絡法律知識欠缺,網絡安全意識淡薄,網絡素養(yǎng)還亟待提升。對此,河北工程大學還開辦了一批貼近學生的網絡專欄,建設一支由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組成的網絡宣傳隊伍,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提升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認識重大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增強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