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高陽縣文化館文史專員史克己介紹,該石碑保存較為完整,碑身長175厘米,寬86厘米,厚21厘米,青石材質(zhì),碑身與碑首斷裂,碑文由王揚(高陽縣舉人,曾任職山東滕縣縣令,辭官后定居高陽縣城東街)于正德十年(1515年)撰寫,字口清晰,僅個別文字殘缺。
據(jù)《高陽縣志》記載,高陽福泉寺于宋元時期修建,原在高陽縣舊城村,明洪武三年(1370年)因水患遷至縣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建成,明清兩代曾多次對寺廟進行修葺。清末時期,該寺廟拆毀,并于1913年在原址建設新式學堂西街小學。
圖為拓印的碑文(局部)。 沈齊 攝
史克己稱,此次出土的《重修福泉寺記》碑文,舊志沒有記載,因此該碑文具存史價值,是研究高陽廟宇文化的珍貴史料,也對研究高陽古城變遷和冀中古寺廟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高陽,相傳為顓頊故都、八才舊里,歷史悠久。近年來,該縣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力度,目前,全縣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近現(xiàn)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4處。(呂子豪、沈齊)